东方田鼠大举侵犯 人鼠大战拷问洞庭湖生态

文章出处:老鼠防制       发表时间: 2024-07-23 11:03:02

  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记者丁文杰 苏晓洲 龙弘涛)近日,洞庭湖区恣肆猖獗的老鼠受到广泛关注。栖息在洞庭湖400多万亩湖洲中的数以亿计的东方田鼠,因为洞庭湖水位上升,部分向环湖大堤内大举“侵犯”。田鼠所到之处,破坏防洪大堤、啃食农作物。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鼠辈还可能传播许多流行性疾病。

  目前,湖南各级政府正在组织大量人力、物力阻击老鼠,目前鼠患基本得到控制。但洞庭湖“人鼠大战”究竟要持续多久,鼠患何时不再形成危害,尚待观察。

  岳阳县鹿角镇滨湖村是鼠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洞庭湖涨水时,老鼠铺天盖地,成群而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这个遭受老鼠侵袭的地区沙洲土质松软,鼠洞密密麻麻。洞里不时跑出几只老鼠,肆无忌惮。它们似乎已习惯了村民们的火烧、驱打、水灌、投毒,凭借数量优势,“巩固”并逐步扩大新的领地。半个月内,滨湖村为消除鼠患撒下3000公斤搅拌了毒药的大米。

  “老鼠吃光了一切。”灭鼠成为滨湖村眼下的头等大事。村支书徐红兵和记者说,在今年的鼠灾中,全村损失上百万元。他带记者来到一处花生地,只见满地乱跑的东方田鼠已经将花生秧苗啃食干净,只剩一片黄土。村民们诉苦说,种的西瓜几乎全被田鼠吃光,经济损失惨重。记者来到滨湖村洞庭湖边,这里的田鼠几乎覆盖了整个沿湖区域,到处是老鼠洞,一脚踩下去,除了老鼠尸体就是乱跑的老鼠。空气中弥漫着死鼠腐臭的气息。

  村民们说:在这个村庄,类似的鼠灾已经持续了十余年!

  为了抵御老鼠的“侵犯”,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下药、修筑挡鼠墙、开挖防鼠沟、发动群众扑杀等。

  位于洞庭湖畔的益阳市一些湖区乡镇,组织群众沿洞庭湖大地筑起了一道“防鼠子堤”,堤下还开挖了30厘米至60厘米深的“防鼠沟”。但来自湖中的老鼠成群结队,一些“防鼠沟”很快被填满,“防鼠子堤”下,形成了一条触目惊心的“黑色鼠带”。当地群众沿“防鼠子堤”打老鼠,一棒打去,能打死两三只老鼠;一铲子拍下来,能砸死七八只。还有人干脆用平时捕鱼的抄网捉老鼠,一网能网住几公斤老鼠。

  大同湖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吴承和和记者说,政府对鼠灾很重视。湖南省政府将东方田鼠观察点定在大通湖,并设立了东方田鼠项目实验室。

  对于鼠灾发展的新趋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勇研究员和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唐会联研究员等人深表担忧。根据他们今年2至6月的调查,洞庭湖舵杆洲东方田鼠平均捕获率从17.8%飙升到68.8%,其中6月份较去年同期高56%,沿湖其他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专家们还发现,湘江流域长沙段江心洲鼠密度达53.53%,除东方田鼠外,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的数量也在猛增。专家们预测说,由于长江上游和洞庭湖流域未来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鼠灾可能还有反复。

  “这些年,几乎看不到猫头鹰、黄鼠狼之类的老鼠天敌,蛇也几乎让人吃光了。”村民们脸上露出忧虑。

  大通湖区一位村民和记者说,鼠情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发生过,只是随着近年生态失衡和洞庭湖水位持续低落,才造成了田鼠在湖区洲滩的疯狂繁殖。

  长期从事洞庭湖湿地保护的有关专家说,洞庭湖区因生态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变化,致使田鼠数量剧增。今年夏季汛期来时,洪水灌进鼠洞,田鼠被迫翻越堤坝,进入农田,从而形成暴发式的鼠患。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刘年喜教授和记者说,今年湖南特大鼠灾始于6月下旬。受长江上游泄洪影响,大通湖区等地洞庭湖水位平均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涨,迫使平时栖息在湖洲上的东方田鼠陆续内迁,造成鼠灾暴发。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等专家在研究报告中说,“围湖造田”和“筑堤灭螺”,人为改变湖区生态环境,快则3至4年就使东方田鼠为害上升,迟则8至10年致灾。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危害明显加重,1978年开始不时暴发成灾。

  专家分析说,人类围湖加速了洞庭湖泥沙淤塞,沼泽植被扩展为东方田鼠种群提供更多更大的繁殖空间。在环境变化前,栖息在远处湖滩的东方田鼠在洪水来临时大部淹死,数量难于累计增长。但围湖后堤内进水受阻,有些堤坝修造后因倒塌而废弃,被围部分既能进水形成沼泽,来水又不猛不大,洞庭湖区逐渐变成鼠类的“天堂”,鼠数量逐年累积膨胀终致暴发成灾。

  目前,洞庭湖泥沙淤积迅速。这种沧桑之变使老鼠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栖息地扩大,种群数量增大。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蛇与鼬等老鼠天敌在湖滩被滥捕殆尽,老鼠自此称霸湖洲。

  针对鼠灾危害,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有关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议。

  加强对老鼠密度进行监测。重点在湖滩等沼泽地带,实行定点、定人、定期、定方法的调查和监测,监测内容有害鼠的种群数量消长、迁移、扩散以及抗药性等技术指标,及时预报东方田鼠发生的数量。

  加强对东方田鼠的研究。一是防止其危害研究,从经济、简便、有效的防鼠措施到适合东方田鼠饵料及其他生物与生态治理措施方面的研究;二是其种群生态学研究,重点研究其种群暴发与崩溃机理及迁移规律;三是其携带病菌种类、带病菌率及季节变化影响研究。

  专家们说,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格外的重视洞庭湖鼠患,加强农业、卫生、水利、林业、气象和科研等部门合作,加强彼此之间信息交流。对鼠害发生地区而言,主要是实行防控目标责任制,宣传普及防治知识,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做好技术推广。

  针对鼠灾愈演愈烈的趋势,专家建设洞庭湖应修建防鼠墙,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老鼠天敌。目前,最有效治理东方田鼠危害的方法是利用防鼠墙阻断老鼠汛期进入农田造成危害,修建防鼠墙并修复被损防鼠墙,同时也加强对防鼠墙的维护管理,保障汛期来临时发挥作用。严禁在湖滩捕捉蛇和鼬等老鼠天敌,利用老鼠天敌控制老鼠数量,用生态措施治理鼠患。

  储备杀鼠剂和防控害鼠的物资也是必要的。汛期东方田鼠迁移到大堤附近时,组织投放灭鼠毒饵毒杀。同时,结合物理措施、农业措施等。东方田鼠的防治时间一般在洪水来临前进行,具体时间应结合天气水情预报和鼠情监测预报来定。

  专家们还指出,大堤附近死亡及捕获的老鼠应及时深埋、焚烧,并对死鼠集中的大堤附近做消毒处理,否则容易污染自然环境,造成疾病流行。

  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记者丁文杰苏晓洲)6月下旬以来,洞庭湖区暴发特大鼠灾,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的安全,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毁灭性打击。根据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湖南省植保植检站专家多年跟踪监测和研究发现,洞庭湖区鼠灾从上世纪70年代末暴发以来,就没有间断,并且随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加深,洞庭湖区鼠灾越来越频繁,危害也慢慢变得大。

  1979年北洲子农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农作物按当年产值计算,损失9.8万元,524人患钩体病,214人住院。

  1985年岳阳市的4个县损失稻谷203万公斤、花生3000公斤及棉花20吨。

  1995年汛期,由于茶盘洲农场未设防,全场28公里大堤全面进鼠,6月6日和15日2次组织万人上堤打鼠,消灭100多万只田鼠,进入垸内的田鼠造成各种作物的直接损失400万元。

  1994-1996年3年估算,全洞庭湖区因东方田鼠危害农林、芦苇及引发钩端螺旋体病与流行性出血热等,直接经济损失年均逾1亿元。

  2005年5月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再次暴发,仅对益阳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近1000万元。大堤两侧每平方米鼠洞5-6个,多的达15个,每个洞藏鼠5-8只,最多达10只;垸内稻田赶鼠,目测鼠量为每亩300-500只,多的达1000只;1个人1天可捕鼠近1000只。

  在专家记录中,对今年发生的洞庭湖鼠患作出了如下描述:6月初调查时,总的夹捕率高达73.25%,其中东方田鼠的夹捕率为68.79%。6月20日,外湖水位上涨;6月21日,水位达到28.5米,大量的东方田鼠开始向大堤迁移。23日上午8时,外湖水位达到29.48米,东方田鼠迁移的数量空前。

  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记者丁文杰 苏晓洲)6月下旬以来,洞庭湖区暴发特大鼠灾,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的安全,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毁灭性打击。农业部门提供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勇研究员研究成果中,较为系统地解析了东方田鼠的习性及造成的危害。

  王勇指出,东方田鼠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西北及东北共19个省区。而其长江亚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湘、鄂、赣、皖、苏、浙、沪等省市,在湖南省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

  记者亲眼目睹的东方田鼠普遍个体小巧,奔跑速度似乎不及家鼠。湖区的老百姓说,东方田鼠“食谱”独特,专爱啃食植物根茎,对瓜果也情有独钟,总之对一切多汁、味甜的美食感兴趣。

  王勇说,洞庭湖区的东方田鼠主要生活在湖滩、苔草、沼泽、芦苇丛等洲滩草地上,主要以苔草、芦苇等植物为食。由于东方田鼠冬春两季在湖滩草地上繁殖,因此,枯水期越长,东方田鼠繁殖期就越长,其数量越多。

  王勇指出,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初洞庭湖汛期,洞庭湖湖滩被淹,东方田鼠被逼成群越过围湖大堤进入垸内农田,成片洗劫各种农作物,可造成大面积绝收。迁移距离可达离大堤20公里的农田。湖水退后,田鼠会主动迁回湖滩。

  东方田鼠不仅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还可能传播疾病。尤其是在汛期,极易引起疫病的扩散与暴发流行。